7月20日上午,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李剑平老师为大家分享了题为《AI · Plankton|爱浮游》的报告,从显微镜下观测到的“一滴水的世界”讲起,延伸出他与浮游生物的奇妙缘分。报告主要介绍了李剑平老师团队研制出的用于海洋浮游生物原位监测的新型水下成像仪系统,该仪器在深圳大亚湾海域的系泊水面浮标上进行长期海试,目前已获取了该海域浮游生物丰度变化的时间序列数据并观测到了浮游动物的昼夜迁徙和种群变化现象。他指出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的集成发展,将为更高效、准确地监测海洋环境提供新的方法和工具。最后,李剑平老师也借由报告抒发了自己对于科研的感悟,他认为在科研工作中,工具、科学和团队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时他表示自己与4166金沙之选主页通道结缘十年,希望未来能通过东山站的平台将缘分延续。现场老师和同学们被生动有趣的报告所吸引,讨论气氛热烈。
李剑平老师作特邀报告(线上)
随后,翁晨圣等10位同学依次进行了“物理海洋”和“海洋应用”专题的口头汇报和海报演讲,现场气氛活跃,评委老师们对报告进行了细致的点评,会后同学们也继续利用茶歇时间进行海报的交流和讨论。
学术汇报现场
海报交流与讨论
当天下午,本届论坛特别设置科普环节,并邀请东山二中的35名中学生共同参与到科普活动中。
科普摊位游园
科普摊位内容涉及海洋生物、海洋物理、海洋化学和海洋地质四个方向。在组委会成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参与了“见微知著——海洋藻类大世界”、“海洋酸化——被二氧化碳吞噬的海洋”、“大洋传送带——温盐环流”和“海洋里的小巨人——有孔虫”四个摊位的实践和互动,同学们在充满趣味性的动手实验中发现海洋的魅力,亲身体验了海洋的无穷奥妙。
科普摊位游园活动
4166金沙之选主页通道博士生张亚龙为中学生分享了自己随中国南极考察队搭乘“雪龙”号历时174天的南极科考之旅。星辰为伴,追光逐浪,张亚龙在分享中介绍了南极科考过程中的科研任务,同时用丰富多样的图片和视频展示了帝企鹅、食蟹海豹和南极贼鸥等“南极小精灵”图鉴,在场同学身临其境地体验到了这场南极探索之旅的精彩。
张亚龙同学作南极科考的分享
科普活动现场
团队科普汇报
接下来由参会研究生组成的三个团队为大家作了“奇妙的海上之旅”、“硅藻—记录古气候的黑匣子”和“危险的蓝眼泪”的科普汇报,科普团队从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讲述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汇报中精心设计的趣味问题和互动环节也激发了同学们的深入思考。团队汇报结束后,东山二中学生为各团队进行投票,并表示收获了许多与海洋相关的科学知识,对于探索海洋、保护海洋有了更多的兴趣与热情。
团队科普汇报
团队汇报结束后,根据评委老师和参会学生的评分,经组委会工作人员统计,环境与生态学院郑书露和李杭茜获得 “苏峰专题·科研成果一等奖”;海洋与地球学院欧文湛获得“苏峰专题·种子基金一等奖”,海洋与地球学院刘圣涛获得“苏峰专题·种子基金二等奖”;海洋与地球学院颜梦珍获得“口头汇报一等奖”,环境与生态学院郭嘉宇和海洋与地球学院卢聚滢获得“口头汇报二等奖”,海洋与地球学院蒋美佳、陈若男(线上)、陈燕曼和刘天任获得“口头汇报三等奖”;环境与生态学院谢冬梅、佟竺殷和孙国翠获得“最佳海报奖”;“危险的蓝眼泪”科普小组获得“科普团队一等奖”,“硅藻—记录古气候的黑匣子”科普小组获得“科普团队二等奖”,“奇妙的海上之旅”科普小组获得“科普团队三等奖”。
颁奖仪式结束后,组委会代表郭嘉宇主持了本次论坛的闭幕仪式。他总结了在本次论坛中的收获,并感谢各位评委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以及组委会成员的辛勤付出。
沈渊老师作为教师评审代表对本次论坛进行总结,他表示本次研究生论坛顺利举办,师生就“深海与极地”、“浮游植物生理生态”、“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基因与转录组”、“物理海洋”、“海洋应用”方向的研究课题展开了积极探讨与交流,增强了学术氛围,开阔了学术视野。同时,沈渊老师分别从论坛形式设计、报告内容等方面对学生提出建议,希望未来论坛形式可以更加丰富,不断优化学科方向分布,提升学生参与度。
闭幕仪式上沈渊老师发言
参会老师与MESSA组委会成员合影
至此,第七届MEL研究生学术论坛圆满结束!两天三夜的行程中,师生齐聚东山,“触摸·海洋”,在这里,我们既有特邀报告的精彩呈现,也有口头汇报和海报展示的思想碰撞,无论是团队科普的通力合作还是破冰和沙龙活动的分享交流,老师和同学们都收获良多。我们立足已知,探索未知,向海启航,潜心求索,MEL研究生学术论坛欢迎更多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进行交流学习。
同时,再次特别感谢东山站蔡其思、孙圣垚、刘迟迟老师等驻站工作人员对本次论坛的大力支持,感谢参会的马剑、谭巧国、高光、王为磊、沈渊、余凤玲、徐婷婷、李剑平老师以及所有与会同学对论坛的辛勤付出。愿各位面朝大海,乘风破浪,期待来年再会!
供稿:MESSA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