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开放交流 > 承办会议
承办会议

4166金沙之选主页通道交叉学科论坛(第十一期)暨2024年首届地学部—工学部学科交叉融合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4/04/24点击次数:

2E61F

2E61F


2024年4月19日,4166金沙之选主页通道交叉学科论坛(第十一期)暨2024年首届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工程技术学部学科交叉融合研讨会在4166金沙之选主页通道翔安校区周隆泉楼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围绕“以海洋为应用场景的多学科交叉研究”这一主题,由科技处主办,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简称“地学部”)和工程技术学部(简称“工学部”)共同承办。4166金沙之选主页通道党委常委、副校长尤延铖线上参会并致开幕词;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学部主任戴民汉,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工学部主任洪明辉分别致辞;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张卫,海洋与地球学院党委书记吴立武,环境与生态学院党委书记王晟,两学部相关院系及校外有关单位师生近180人线下参会,实现两学部相关学院及学科全覆盖。开幕式由科技处副处长蔡启智主持。

研讨会现场


里程碑式启幕


尤延铖副校长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多学科交叉融合不仅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引擎,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途径。特别是以海洋为应用场景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不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更契合了海洋强国、制造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加强海洋科学与技术交叉融合研究,推动前沿领域科技创新,支撑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校的重要使命。他强调,我校的海洋学科已经进入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行列,工程技术学科近年来也在许多领域取得显著进步,希望两学部以此研讨会为契机,发挥海洋学科优势、结合工程技术特长,谋划好海洋与工程学科的交叉融合路径及具体合作领域;逐步形成良性互动局面,有效解决科学、技术、工程之间的壁垒问题,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4166金沙之选主页通道的智慧力量。


1B14CD

尤延铖副校长致开幕辞


戴民汉院士强调,此次研讨会在我校学科建设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它标志着我校海洋学科与工程学科的交叉融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他指出,海洋不仅是国家安全的天然屏障,亦是生命摇篮、资源宝库,更是重大科学发现与新理论的孕育地。然而,认识海洋、进入海洋、经略海洋,迫切需要前沿尖端装备、技术和工程的共同设计及协作。他期盼藉此机会,两个学部同仁充分交流、碰撞思想火花,全面研讨并梳理未来落地合作的具体项目及实现路径,不断深化彼此间的交叉融合,助力推进我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

戴民汉院士致辞


洪明辉院士指出,海洋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空间的拓展对于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工程学科与海洋学科的交叉合作是追赶高水平前沿技术及将其应用于海洋领域的必然趋势。他以新加坡海洋海事工程研究中心为例,阐述了学科交叉合作在推动技术发展和学术成果转化方面的重要性,期许通过本次研讨会,参会者能聚焦明确应用场景与创新需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开展高效交流与研讨,共同探讨海洋工程领域的前沿问题,促进学术创新和技术应用的结合,产出有标志性成果,为学校和学科发展注入新活力。


131E0

洪明辉院士致辞


受两学部主任委托,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周伟教授、海洋与地球学院周涵韬教授分别介绍了工学部、地学部及福建海洋创新实验室(筹)(简称“海洋创新实验室”)概况。


周伟教授从工学部概况、我校工科发展历史、工科学院主要数据、工学部主要工作和为推进与海洋学科交叉融合所能提供的相关技术等五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他表示,工学部将聚焦海洋,切实做好地工交叉研究工作,为国家战略、新产业应用做好服务。

1D133

周伟教授介绍工学部概况


周涵韬教授则介绍了我校海洋学科的历史发展、地学部整体概况及近十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并分享了海洋创新实验室的规划理念、建设体系、产学研合作及最新筹建进展等内容。他指出,欢迎有更多老师“下海”,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共同打造具有重大影响力和福建特色的创新引领高地。

1D3BE

周涵韬教授介绍地学部与海洋创新实验室概况



学科交叉  思想碰撞


本次研讨会首次设置了平行论坛,聚焦“海洋立体观测”“海水工业化养殖”“海洋生地化传感”“海洋生态修复”四个领域,共邀请了来自两个学部相关学院的29名学者作报告;此外,各平行论坛还安排了交流研讨环节,与会人员围绕下一步拟深入开展的具体合作领域等议题热烈讨论。

平行论坛现场


平行论坛一聚焦海洋立体观测应用场景,从水声通信、数字孪生、无人机、陶瓷纤维材料应用、目标识别及检测等方面积极讨论,提出了仿生机器人、海洋大模型建设、陶瓷纤维及其复材在海洋观测装备上的应用以及数字孪生海洋底座相关标准化等具体合作方向;平行论坛二面向海水养殖工业化发展新型应用场景,拟打造的智能、生态、绿色、低碳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包括攻关遗传育种、新型养殖设施、集成式中控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发厦大版本的“差异化”产品,在新赛道上实现新发展;平行论坛三聚焦海洋生地化传感技术及装备研发,初步设想了多功能光学检测、基于移动平台的传感器系统、水下压力场检测、柔性机器人等落地项目,并讨论了技术和设备共享、资本引入、市场开拓等方面议题;平行论坛四围绕滨海湿地、海岸线及珊瑚礁生态修复等具体应用场景,深入探讨了滨海湿地原位监测取样装备与机器人研发、大型网衣及海上装备原位清洗喷漆一体化智能装备研发、濒危物种关键栖息地识别仪器开发等跨学科合作内容。

1EEC5

F782

论坛交流现场



讨论总结  规划未来


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祝青园教授主持了讨论及总结环节。海洋与地球学院孙振宇高级工程师、游伟伟教授、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罗涛助理教授、环境与生态学院王文卿教授分别代表四个平行论坛做了分组研讨汇报,总结了各平行论坛的主要报告及讨论内容,并对未来交叉合作、项目落地提出了前瞻思考和具体建议。

1B5DF

讨论及总结环节


在总结环节,戴民汉院士对于本次研讨会取得的研讨成果感到振奋。他强调,海洋学科与工程学科的交叉融合是海洋事业发展的固有需求,亦是必然要求,但工程学科“下海”,并不是简单地把工程装备放入海洋,而是要从科研理念、理论创新等方面切实“下海”,在海洋新赛道上实现真正的交叉融合与创新。他对四个平行论坛逐一做了点评,并提出了两学部后续持续推进交叉融合工作的机制及具体方案,建议在形成明确合作领域与具体项目基础上,组建跨学部合作的核心科研团队,同步积极向学校、省市及国家争取有效资源投入,推动项目落地及交叉融合,并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与国内优势工科力量协同合作,切实提升我校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科技支撑能力。


洪明辉院士表示,本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不仅加强了工程学科与海洋科技创新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加速工程学科发展的重要契机。他鼓励各位科研人员切实做到用科研推动相关学科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把科研成果真正地应用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并建议实现跨学部交叉研讨常态化。

17E10

戴民汉院士及洪明辉院士分别总结


蔡启智副处长表示,校科技处将全方位做好服务工作,持续关注并全力支持两个学部推动跨学部的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加速推进我校优势特色学科的深度交叉,加快产出高质量创新成果。

蔡启智副处长发言



此次研讨会后,地学部与工学部后续将持续推进“海洋+”和“+海洋”的团队建设和项目策划,推动实现双方的深度交叉融合,力争产出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并实现其应用转化,为海洋强国、制造强国建设做出4166金沙之选主页通道更大、更多的贡献。

9CFA5



撰稿 | 蒋小蓓 黄玲玲 陈杰

校对 | 祝青园 王贵华

摄影 | 杨位迪 陈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