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开放交流 > 凌峰论坛
凌峰论坛

【2021年4月27日】凌峰论坛第79讲:台湾海峡海-陆界面生态系统连通性和长期演变的观测与研究

2021/04/20点击次数:


台湾海峡海-陆界面生态系统连通性和长期演变的观测与研究

时间:2021年4月27日

地点:翔安校区金泉楼A239会议室

(腾讯会议ID: 173182406)

发起人:黄邦钦、江毓武、王文卿、陈能汪、陈纪新


时间

报告题目

报告人

主持人

9:10-9:20

开幕及简要介绍

Session 1:邀请报告(20min+5min

9:20-9:45

热带沿海生态系统生态连通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杜建国

(海洋三所)

黄邦钦

Session 2:陆-海-气界面通量与物质交换(15min+5min

9:45-10:05

台湾海峡海洋环境实时观测系统

林法玲

(省海洋预报台)

江毓武

10:05-10:25

东山海域水文特征及观测

江毓武

10:25-10:45

陆海界面营养盐和碳通量观测系统:关键技术和方法

陈能汪

10:45-11:05

茶歇

11:05-11:25

河口水体中营养盐现场分析方法进展

 

陈能汪

11:25-11:45

海陆气界面间物质交换与观测

汪冰冰

11:45-12:05

近岸地下水的观测

王桂芝

12:05-13:30

午餐

Session 3:近海生态系统间生物连通性(15min+5min

13:30-13:50

浮游生物连通性的观测和研究

陈纪新

游伟伟

13:50-14:10

漳江口-东山湾底栖生物背景调查及生物多样性热点长期观测

宋希坤

14:10-14:30

台湾海峡游泳动物(渔业资源)现状以及与海湾和河口的连通性

14:30-14:50

漳江口红树林湿地微生物群落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14:50-15:10

茶歇

Session 4: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与连通性(15min+5min

15:10-15:30

中国红树林生物多样性应对海平面上升监测体系的建立

王文卿

王文卿

15:30-15:50

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特征与观测研究

张宜辉

15:50-16:10

漳江口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影响因子

陈鹭真

16:10-16:30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碳通量长期生态研究

朱旭东

16:30-16:50

漳江口的鸟类监测

林清贤

16:50-18:00

综合讨论(每人发言不超过5分钟)


*会议背景*

4166金沙之选主页通道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台海站)位于台湾海峡西岸,其观测区域涵盖台湾海峡(上升流)及其西岸典型海湾(东山湾、厦门湾)与河口湿地(漳江口),主要科学目标是阐明台湾海峡生态系统的长期演变及其驱动机制,揭示典型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台海站于2020年12月入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择优建设名单,并于2021年3月确定五年实施方案,其中海洋观测和研究作为台海站核心功能。围绕着科学目标如何开展技术先进、长期可持续、规范化的科学观测,是台海站当务之急。

特此召集台站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围绕两个主要科学目标,探讨与明确科学观测内容、技术与方案:

1. 台湾海峡典型生态系统的连通性

生态系统的连通性指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相互作用,包括生物相互作用、化学相互作用和物理相互作用,如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交换的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游泳生物、微生物等)、营养盐、颗粒物、水体、沉积物、气体等,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之间的过程。台湾海峡海陆过渡带包含“海峡-海湾-河口”连续地理单元,主要涵盖上升流生态系统、亚热带海湾生态系统和滨海湿地(以及河口-养殖等)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通过水和大气过程进行密切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但对跨生态系统过程的研究尚少,尚不能明确其生态联系之间的关键机制与通量,及其支撑海湾和近岸上升流区高生产力、高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

2. 典型生态系统的长期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

聚焦海-陆-气等多圈层相互作用下的亚热带海峡生态系统的长期演变及其驱动因子,开展台湾海峡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上升流、亚热带海湾、红树林等)生物要素(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景观格局、水气交换、渔业生产等)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长期观测和系统研究,研究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解析变化趋势、过程和生态机制。


欢迎对台站观测、研究与示范等有兴趣的师生踊跃参与,论坛鼓励在综合讨论环节提出您的观测与研究需求与方案(建议ppt方式)。


联系人:许心雅 xuxinya@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