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4166金沙之选vip通道入口 > 正文
4166金沙之选vip通道入口

实验室2019年学术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

2020/01/20点击次数:

      2020年1月16日,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MEL)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厦门召开。学术委员会吴立新院士、唐启升院士等8名学术委员,陈运泰院士等8名特邀专家,校科技处、海洋与地球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领导以及实验室全体成员及博士生代表近百人参加了会议。实验室主任戴民汉院士主持会议开幕式,并向莅临会议的学术委员、顾问及特邀专家致谢。他表示,实验室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学术委员会在把握实验室发展战略、宏观指导、凝聚学术方向等重大事务中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和给予的宝贵意见。

      戴民汉和史大林分别作了实验室五年工作总结报告及2019年度工作报告,曹知勉、柳欣、刘志宇、张瑶、罗亚威、蔡毅华、高树基、商少凌等8位实验室中青年科研人员作了学术报告。学术报告由学术委员会委员柴扉教授主持。

实验室主任戴民汉院士作五年工作总结报告

史大林教授作2019年度工作报告

      2019年,实验室科学研究水平与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实验室所依托的4166金沙之选主页通道地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机构排名前1%;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2项等24项国家级项目课题;完成“痕量元素和同位素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计划(GEOTRACES)”首个中国断面航次;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论文,微型生物碳泵理论纳入IPCC海洋与冰冻圈特别报告;出版专著/编著4部,组织期刊专辑3辑。

       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稳步发展。1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引进3名青年学者,为实验室新一轮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野外台站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以东山站为主要组成的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教育部首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将进一步全面提升在台湾海峡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和监测能力;坚持海洋现场一线,本年度实验室组织和搭载34个科考航次,259人次在西北太平洋、南海、东海、黄海、台湾海峡等海域及河口开展共计407天的海上调查;“嘉庚”号科考船圆满完成南海、西太平洋海域8个科考航次;“大型仪器与技术服务中心(COMET)”网页完成改版,预约系统完成升级改造。

      学术合作与交流活跃。主办第四届厦门海洋环境开放科学大会、第六届国际硝化及相关微生物过程大会、首届海洋氧气研究网络研究生暑期学校等六个国际及全国性会议、暑期学校,协办六个国际会议;与德国亥姆霍兹基尔海洋中心、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签署合作协议;与特拉华大学联合研究所已成功运行十年;批准访问学者基金30项;“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创新引智基地”获批“111计划2.0”项目。

      此外,实验室进一步加强海洋科普与宣传工作。助推4166金沙之选主页通道与新浪厦门共同建立“70.8海洋媒体实验室”,将推动海洋科学大众化传播实践与理论的创新,打造海洋科普阵地创新模式,提升公民海洋意识。

  

吴立新院士主持会议

      吴立新院士主持评议环节。与会委员与嘉宾高度肯定实验室2019年以及过去五年的工作,就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中长期规划、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向提出意见和建议。与会的MEL成员也踊跃发言,对实验室研究方向、代表性成果遴选、人才引进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吴立新院士总结陈词,表示MEL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希望MEL“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再创佳绩。他指出,根据面向2035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规划的战略总体部署和安排,“海洋”将作为未来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调整的十五个学科领域之一。为此,MEL应进一步立足国家对海洋的重大战略需求,将基础研究与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结合起来,以期更好地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在国家改革浪潮中,MEL应把握时机,以自我革新的精神和刀刃向内的勇气迎接机遇、直面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