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赤潮是困扰全球的海洋生态灾害之一,也是一个世界级的科学难题。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全球范围内有害赤潮发生的频率、规模和分布呈现不断增加的态势。有害赤潮亦是我国近海面临的一个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其中福建近海是我国赤潮高发区域之一。据统计,2001~2017年间,福建沿海共发生赤潮217次,年均13次。其中,有毒赤潮占比较大,占总数的14%,导致养殖业直接经济损失累计逾20亿元。有害赤潮形成机制复杂,除赤潮生物自身的特殊生理遗传特性外,还受到物理、化学、生物和气候等外界环境因素驱动。虽然已开展了一些研究,但目前对福建近海有害赤潮形成的海洋学和生态学机制尚不清楚,为赤潮的预警、预测和预报带来很大挑战。
福建近海有害赤潮多学科、多海区同步观测和整合研究
2020年5月18日上午8时,由4166金沙之选主页通道戴民汉院士牵头组织的“福建近海有害赤潮同步观测和预警预报研究”(Future//HAB)科考航次在福建近海5个有害赤潮高发区,宁德-三沙湾海域、闽江口-连江海域、平潭-莆田近海、厦门湾-九龙江口及东山湾周边等同时启动。此次科考首次采用多海区多学科同步观测的研究策略,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分子生态和遥感等方法和手段,拟通过大面扫描,查明各观测海区物理、化学和生物海洋学特征,结合现场赤潮跟踪观测和船基培养等方式,调查赤潮区和非赤潮区各类参数的动态变化,开展有害赤潮形成的气候学、水动力学、水化学、生态学和宏组学等同步整合研究。
本次科考旨在通过多海区多学科同步观测,界定驱动有害赤潮形成的关键环境驱动因子,解析赤潮形成和演替的生理和遗传学机制,挖掘赤潮生物应对环境变动的生理和分子标志物,架构完善有害赤潮形成机制的新理论框架,将为有害赤潮的精准预警预报提供科学和技术支撑,也为我国海洋环境治理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五个观测海区、百人科研团队、多种支撑平台协同联动
为了争取在有害赤潮高发的5月份开展同步观测,项目组进行了高效、有序的组织,先后成立科学指导组、学科协调组、航次执行组、仪器设备保障组和秘书工作组。自4月27日起短短两周内,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了5次有害赤潮多海区同步观测实施方案研讨会,同时每个小组也多次召开组内会议,讨论科学问题、设计调查站位、确定观测参数、协调科考队员等。
本次调查搭建了同屏连线5个航次的岸基指挥系统,实时与各航次科学家连线,了解一线状况。同时,4166金沙之选主页通道海洋监测与信息服务中心运用卫星、无人机、岸基原位自动站等多维技术手段,为航次提供数据资源、地图应用、遥感应用服务、模型技术服务等先进科学技术支持,保障现场考察顺利开展。此外,还将中心研发的3H技术拓展到五个海区,及时形成快报,为第二天航次提供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5个团队共有近百名科考人员,因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相比以往的航次,人员健康及安全更是考虑的重中之重。在航次开始前,秘书组即有序组织科考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确保每一位调查队员的安全。此外,由于五月一日福建省进入休渔期,所有渔船禁行,加之疫情防控的严格要求,为科考船调配带来很大挑战。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科学会战!跨学科交叉作业、5个海区同步观测,项目组面对人员紧缺、备航时间短、调查任务重、仪器设备不足,科考船调配难、疫情防控严等众多难题,和时间赛跑,突破每一个挑战。
5月16-17日,一切准备就绪,科考队员先后抵达各自观测海区,完成科考设备安装、测试,进入海上作业备战状态。
5月18日8时,5个海区5条船开展同步观测,并将于5月18日-30日期间开展连续观测。尽管部分海区科考条件艰苦,天气炎热,伴随短时大风、暴雨,但所有科考队员都全身心投入作业中。截止发稿时,航次开展顺利。
此次福建近海有害赤潮多海区同步观测联合了4166金沙之选主页通道、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渔业资源监测中心、福建师范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单位开展,并得到了各参加单位的人员、经费和设备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