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4166金沙之选vip通道入口 > 正文
4166金沙之选vip通道入口

戴民汉:探索海洋的有趣“书生”

2023/04/06点击次数:

4月6日上午,4166金沙之选主页通道建校102周年发展大会召开。会上,中科院院士、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戴民汉教授被授予4166金沙之选主页通道最高荣誉“南强杰出贡献奖”。

颁奖词:戴民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海洋化学家。他深耕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前沿领域,在国际海洋碳循环等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他孜孜不倦投身科研,服务海洋强国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双碳”目标和可持续经略海洋提供有力科技支撑。他汇聚人才,大胆创新,前瞻布局,带领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成为优秀国家级平台,把厦大海洋学科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他胸怀祖国,面向世界,潜心育人,领衔构建海洋学科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成立“中国-东盟海洋学院”,实现中国海洋学科第一次走出国门办学。“科学至实,海洋可期”,他以科学家精神续写厦大海洋之蔚蓝篇章。


穿着笔挺的西装,戴着金属框眼镜,儒雅睿智,自带气场。在厦大海洋专业的学生口中,戴民汉是公认的“男神科学家”,但他却形容自己“是一个书生”,并希望成为一个“有趣的书生”。

1983年,十七岁的“书生”戴民汉报考了厦大海洋系。他离开绿色的故乡杭州,来到了蓝色的厦门。在这里,他开始拥抱海洋。

本科四年,戴民汉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曾获首届“嘉庚奖”,这是厦大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最高奖项,当年仅有两名本科生获奖。而后,怀着对交叉学科的好奇心,他成为了一名海洋化学硕士生,师从著名海洋学家洪华生教授。导师洪华生广阔的科学视野与学术情怀深深影响了戴民汉,也为他后来注重学生培养埋下伏笔,他常说:“优秀的导师对人才成长起着重要作用,这是我自己的切身体会。”

在厦大完成本科和硕士学业后,戴民汉赴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以优异的科研成绩,顺利进入世界著名的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正当有人认为戴民汉会留在国外时,1998年,三十出头的戴民汉满怀雄心,全身心回到厦大。他说,学习结束了,当然要回来。他也坦承:“当时中国和国外的科研水平差距太大了,我就怕人家看不起中国人,所以,想回来。”

回国后的头几年,简陋的实验条件还是让他有些捉襟见肘,“现在看来很普通的仪器,在当时就像稀世珍宝一样”。戴民汉还记得,有一回为了开展一项研究,他专程从美国借了十几箱的设备和实验用品,一个人在机场推着两台行李车艰难前行的情景。也早在那时,戴民汉就确立了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研究领域——海洋碳循环。

“海洋之于地球,就像水之于人类。”占地球表面积70.8%的海洋,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戴民汉所探究的,正是海洋与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的关系。

二十多年来,戴民汉带领团队系统研究了中国近海与主要河口的碳循环,致力海岸带健康发展。一项项响当当的成果,为国家科学制定“双碳”战略路径提供了关键数据和科学支撑,也显著提升了我国在海洋碳循环和全球变化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2020年,将海岸带综合管理“厦门模式”作为典型案例写入《海洋综合管理》蓝皮书;2021年,领衔发起“融通科学、管理和社会参与:助力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国际科学计划;如今,戴民汉正忙着筹备福建海洋创新实验室,他希望把它建设为全球化的“海洋科技自贸区”……他说:“期盼中国海洋事业早日鼎立国际舞台,我似乎是被一种使命感推着走,已经停不下脚步。”

科研以外,戴民汉的视野依旧宽广。在开展海洋科普教育、提升公民海洋素养方面,他也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希望通过这些科普工作,尽快缩短海洋科学研究和教育之间的距离,让更多人更快地拥有海洋意识,“海洋意识,我想指的是开放、创新和探险。”

在戴民汉心中,“书生”就是这样一种求知者的身份,追求科学、崇尚真理、还有一股“傻劲儿”。而关于“有趣”,戴民汉笑着说,“科学本身就很有趣,科学家也可以很有趣。”

(宣传部 曾文萃)